莫迪總理上任后推出「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政策,其目的在于強力發展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此一政策的基礎在于,印度擁有充沛的勞動力,且印度的勞動力工資與東南亞國家中度發展國家相比仍相對較低,因此有足夠的條件成為全球製造中心,取代中國大陸。與此同時,由于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的製造成本不斷攀升,更讓印度製造印度製造、數位印度以及基礎建設帶動印度CNC數控車床產業的需求與發展更有機會達成目標。雖然中國大陸已經長期投入該產業,也建立了完整的生產供應鏈。因此,印度除了透過低廉、充沛的勞動力來達成印度製造的目標之外,莫迪總理也連結印度在資通訊研發上的發展優勢,規劃智慧城市政策,促成印度國內電子商務、創新科技以及物聯網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在「印度製造」、「數位印度」等政策下,過去幾年印度對電器電子產品的需求從製成品轉向零部件生產的自給自足,透過印度國內產業鏈的建立減少電子資訊製成品的輸入,轉而擴大電子產品的國內產值提升與出口,希望藉此減少印度在對外經貿上的赤字問題。為了達成此一目標,也為了讓產業鏈供應能在幅員廣大的印度健全發展,印度各邦也積極配合中央政策,致力發展在地的產業供應鏈,以解決土地廣大產生的供應鏈過長衍生的可能風險,更能讓印度國內的產能得以隨時調整以適時因應臨時出現的生產風險。
因此,若臺灣數控車床廠商想藉由印度製造與數位印度之政策進入印度市場,可能面對日本、韓國的強力競爭,且這些國家的企業在印度經營時間長、資金規模大,臺灣數控車床產業若要搶進印度市場恐非易事,但可鎖定特定機械種類的發展,例如:農業機械、食品機械、工具機等,且朝客製化、整廠規劃輸出的方向發展。印度政府自21世紀以來陸續推動「東望政策」、「東進政策」,目標均鎖定加強與東亞國家的互動關係。
從地緣角度看,印度充分了解若僅依賴南亞區域國家間的交流,印度經濟難以永續發展,因此,印度積極與日本、韓國、東協國家簽署FTA,希望藉此建立與東亞國家間的經貿緊密關係。而在印度與中國大陸經貿關係上,雖然印度與中國大陸均已參加「亞太自由貿易協定」(Asia Pacific Trade Agreement, APTA),在許多貨品上給予彼此較優惠的關稅待遇,但是,印度始終擔心與中國大陸簽署雙邊FTA或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中給予中國大陸更多「零關稅」的貨品進口優惠待遇,將可能擴大印、「中」之間的貿易赤字,進而對印度積極推動的「印度製造」政策造成傷害。然而,印度在莫迪政府主政、推動「東進政策」,期望與東亞國家加強經貿關係,對我國在推動新南向政策之際,將有機會強化臺印關係。我國與新加坡簽有經濟合作協定,也與日本簽署了投資協議,我國若能充分應用與新加坡、日本的經貿合作關係,連結與印度的產業鏈,當有助于臺灣數控車床廠商前進印度市場。
臺灣程泰作為全球領先的數控車床制造廠商,早幾年就開始布局印度市場,為印度用戶提供優質本土的銷售及售后服務。